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

太極拳練習10-盤架子要領2

盤架子要領,其二要周身一致。
所謂周身一致,要求全身作協調一致之運動,太極拳要求輕靈,又要將人發出,周身一致實發揮了重要作用。拳經上說: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,形乎手指,由腳而腿而腰,總需完整一氣」,及打手歌上說:「上下相隨人難進」,均在說明周身一致的重要性。
初學者容易犯局部運動的毛病,例如只有手或腳在動,如此想要在輕靈下將對手發出,恐怕相當困難。改善之道,我的恩師林阿龍傳授的口訣:「始動尾閭,傳動於腰,飄動於手」,相當有效,值得好好揣摩。

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太極拳練習9-盤架子要領1

在盤架子時,除了姿勢要正確外,還要注意一些要領,其一要放鬆,不可用力,此為大前提,唯有如此,才能達到所謂:「用意不用力」。
放鬆是永無止境的,而且受心理的影響。依個人體會,「鬆」是身體與心理結合下的特定狀態,所以才會要求「心靜體鬆」。如果內心有煩惱或負擔,將引起身體的緊張,即使故意將身體動作放慢、放輕,或將身體放軟,仍然不能算「鬆」。有人於練拳時,忽略心理的影響,過於追求姿勢的完美,刻意打的架式十足,或虎虎生風,或刻意求鬆,故意卸掉力量,都可能造成心理負擔,因而引起身體緊張,反而不鬆。

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太極拳練習7-裹膝圓襠

關於「裹膝圓襠」,包括「裹膝」與「圓襠」。「圓襠」,要求保持跨關節鬆開,不可故意將跨夾住,或者故意將跨外翻;「裹膝」則要求兩腳膝蓋放鬆、微微內扣
,二者有助於氣沉丹田,甚至下達腳底湧泉。
依個人體會,必須作到「鬆腰坐跨」、「裹膝圓襠」後,使腰以下關節鬆開,節節貫串,才能達到拳經上所說: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在腰」之效果。否則,勁會卡在未放鬆之關節,產生斷續之現象,而不利於發勁,更容易給對手可趁之機。
初學者一般容易犯夾襠或把襠外翻的毛病,若將肩關節放鬆,將可幫助鬆開跨關節,漸漸達到圓襠。初學者另外容易犯膝蓋外翻的毛病,若將膝關節放鬆,讓力量貫到腳底,而且有向內凝聚之意,就可改善,漸漸達到裹膝。   
2012.10.16

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太極拳與養生3

昨天教拳時,有位70多歲的老學生說,跟我練太極拳,可以學到放鬆,讓他打拳時覺得很舒服,人也變健康了。他並說以前年輕時,在別的地方學拳,老師沒有點破如何放鬆,學生間推手互相用力頂抗,讓他感覺人漸漸變虛了。
放鬆確實可以讓人變健康,而且放鬆的練太極拳,推手時也要放鬆,對健康會有較大的幫助。放鬆的要領是「心靜體鬆」,「心靜」可以使人逐漸減少妄念,慢慢進入黃帝內經講的「恬淡虛無」,而靜可以養「神」,使「真氣從之」,自然身體就會健康了。
再加上「體鬆」,可以使百脈舒暢,氣血運行良好,對健康更有莫大的助益。
有人說在「心靜體鬆」下練拳,感覺外界的能量會進入體內,讓人身心舒暢,練完拳後神清氣爽,實在令人嚮往!

太極拳練習6-尾閭中正

關於「尾閭中正」,亦有稱「收尾閭」,要求尾閭略往前兜,而且要放鬆,不可用力。
尾閭中正」不僅有助於氣沉丹田,甚至下達腳底湧泉,更有助於神貫頂,而且會影響中定,非常重要。
初學者一般容易犯翹屁股(尾閭不收)的毛病,以致身形散漫;或者將尾閭收過頭,好像夾屁股,造成跨關節繃緊,因此使氣浮在胸部以上。而且初學者不容易察覺到以上毛病,必須在練拳過程中不斷矯正,才能逐漸改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12.10.11

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

太極拳練習5-鬆腰坐跨

關於「鬆腰坐跨」,包括「鬆腰」與「坐跨」。
「鬆腰」要求腰部要放鬆,包括腰部肌肉組織、脊椎等都要鬆開,不可用力。
「坐跨」亦有稱「落跨」,要求跨關節要鬆開,不可用力。
「鬆腰」與「坐跨」有助於氣沉丹田,甚至下達腳底湧泉。拳經上說: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在腰」,又說:「有不得機不得勢處,身便散亂,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」,可見「鬆腰坐跨」非常重要。
初學者一般容易犯腰部、跨關節繃緊的毛病,造成力量卡在腰部或跨關節,因此使氣浮在胸部以上。依我個人經驗,把尾閭收好,屁股像放鬆的坐在椅子上,並鬆開肩關節,有助於「鬆腰坐跨」。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.10.09

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

太極拳與養生2

有人說:「練太極拳會膝關節受傷」,其實只要姿勢要領正確,是不會受傷的。我已經從民國73年練到現在,每天都要練一個小時左右,但是膝關節沒有痛過,也沒有受傷。
練太極拳會膝關節受傷,主要原因有二,其一是姿勢不對,例如為了求下沉,把重心往實腳推進過了頭,造成前腳膝蓋彎曲超過腳尖,使膝關節力受力太大,長期下來難免造成膝關節受傷。所以,有人練了二、三年後,因為膝蓋痛,而不敢再練太極拳了。改善的方法,就是要遵守「膝不過腳尖」或「小腿與地面垂直」的要領。
另一個原因是不放鬆,也會使力量積在膝關節,而造成膝關節受傷。改善的方法,就是要放鬆,尤其實腳也要鬆開,讓全身力量可以下到腳底湧泉。
也就是說姿勢要領正確,加上放鬆,就可避免膝關節受傷。

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

養生要言3

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。所以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。(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)

漫談太極拳之鬆沉5

太極拳講究「化勁」,即化掉對手之力量,且有謂「化之不盡,發之不脆」、「化即發」
,足見其重要性。
常見初學推手者用身形變化(例如轉動、位移),以求「化勁」,但是一般容意犯「丟」、「頂」的毛病。「丟」會與對手脫節,「頂」會與對手之力量相抗。如果改用「鬆」來「化勁」,才能漸漸達到「沾黏連隨不丟頂」。因此,「鬆」能「化勁」的原理何在?具體如何操作?值得好好研究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.10.06

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

太極拳練習4—涵胸拔背

關於「涵胸拔背」,包括「涵胸」與「拔背」。
「涵胸」要求胸部要鬆開,不能用力或挺胸,以便於氣沉丹田;「拔背」要求背部要正直,脊椎每節要鬆開,並有微微上提之意,有助於發揮身弓的作用,且有助於神貫頂。
初學者對於「涵胸」,容易犯挺胸,或陷胸之毛病;對於「拔背」容易犯用力挺直背部,或故意將背部隆起,以致身體僵硬之毛病;或者忽略「拔背」之要求,一味將身體放軟,以致彎腰駝背,因而影響中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.10.05

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

太極拳練習3--沉肩墜肘

關於「沉肩墜肘」,包括「沉肩」與「墜肘」,但二者又互相關連。 「沉肩」要求肩關節要鬆開、不用力;「墜肘」要求肘關節要鬆開,並有下墜之意,二者均有助於氣沉丹田。初學者容易犯抬肩、抬肘的毛病,致使氣浮在胸部以上,主要原因在於手臂用力,或以肩關節為支點,如果能養成不動手,去掉手臂的力量,並改以領指尖,就可以逐漸改善。 2012.10.04

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太極拳練習2-虛領頂勁

關於「虛領頂勁」,或有人稱「虛靈頂勁」、「領百會」…等,要求頭要正,不偏不倚,頸部要豎直,但要放鬆,不可用力。把下巴微微內收,有助於達到「虛領頂勁」。如此對於上班族,長時間打電腦者的肩頸部酸痛,會有緩和作用。 「虛領頂勁」有助於輕靈,對於中定、神貫頂等有關鍵性之影響,要好好揣摩。 在我教拳過程中,學員容易犯的毛病,或者用力將頸部豎直,導致身體僵硬,氣上浮甚至盤旋頭部;或者下巴前突,導致身形散漫,勁不整,尤其在推手練習時,更為明顯,足見「虛領頂勁」之重要性。 2012.10.03

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太極拳練習1

練太極拳拳架時,在姿勢方面要求虛領頂勁.沉肩墜肘.涵胸拔背.鬆腰坐跨.尾閭中正.裹膝圓襠,使身形達到中正安舒,尾閭中正神貫頂. 初學者在盤拳架時,宜慢.鬆.勻,才能漸漸達到"勿使有凹凸斷續處"之要求.